创造健康的蓝梅命运。

8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三次领导人视频会议,* * *共话一江情,* * *共谋合作发展。李克强表示,要与兰梅地区国家开展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通报和联合处置,加强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集体应对和应急能力,实施“草药惠兰梅”、“中医针灸进兰梅”等项目。

2020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申报并获批建立“草药惠蓝梅”和“中医针灸走进蓝梅”两个项目,服务蓝梅流域各国(中国、泰国、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人民健康,落实澜沧江、湄公河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机制。

当前,传统医学已成为六国合作的新亮点,将为地区发展注入新的“活水”。

河水流远流长,草木同根生。

澜沧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流经中国、西藏和云南,穿越高山峡谷,离开西双版纳后被称为湄公河。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全长4880公里,最终流入南海。

一江连六国,澜沧江、湄公河不仅是联结六国的天然纽带,也是沿岸一代又一代人民的摇篮,孕育了蓝梅国家独特而紧密的文化,形成了各国历史悠久、深刻而广泛的经济文化联系。

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及其团队三次踏上老挝的土地进行实地考察。这三次实地考察,让科研人员既兴奋又惋惜。蓝梅盆地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但许多药用植物仅供人们使用,没有被记载,也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研究、保护和开发还远远不够。

“竹签草鞋比马还轻,谁怕!”黄璐琦的团队和老挝的研究人员一直在风中露营,在雨和飓风中睡觉,* * *一起开展了药用资源的调查。队员们走遍了老挝连绵起伏的丘陵和广袤的原始森林,发现了老挝野生药用植物21014科,2165种(含变种)。他们不仅摸清了植被的分布位置、地理环境、群落调整等基础资源信息,还采集了相应的样本,为后续的实验研究做准备。不仅如此,团队还深入市场,对老挝的植物药材流通进行了走访调查,了解了当地药材收购、加工、流通的现状。调查组发现,由于野生资源的不断开采,一些集中采集点的野生资源数量和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如何利用当地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已成为兰梅河流域各国的迫切需要。

2018年,受老挝政府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中国中医科学院、老挝中医药研究所共同编纂研究《老挝本草药典》,成为老挝第一部本草药材质量标准。

老挝国家主席本扬·沃拉吉高度评价《老曹药典》的编纂,感谢中国中医科学院和黄璐琦院士团队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扬主席表示,希望中国中医科学院继续帮助老挝做好药用资源普查和传统医药科学研究工作,帮助老挝保护、发展、建设和利用好传统医药,提高老挝人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使老挝人民在医疗保健方面获得更大的利益。

药香润泽,银针护健康。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有16个民族与中国跨境。这些民族文化相通,传统医药相互交融,构成了“和而不同”的地域传统医药文化。传统医药也已成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然而,兰梅盆地大多数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键时期,基础设施薄弱,贫困人口数量众多,区域卫生发展不平衡,基层健康状况不佳,公众健康意识薄弱。

2013以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先后与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泰国慈禧太后大学等高等院校在传统医药研究、新药研发、人员交流互访等方面开展合作。与泰国中医总会开展了多次健康咨询和学术交流活动。2065438-2006年与缅甸卫生部传统医药司代表团、缅甸和平委员会主席在中医药、教育、科研、药物研发等领域进行经验交流。2017中国中医科学院与缅甸传统医学系缅甸传统医学大学建立了药用植物资源合作关系。2018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与老挝卫生部部长、老挝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就如何促进中老两国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签署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与卫生部老挝中医药研究所合作谅解备忘录》。同时,中国中医科学院两年内5次派专家赴越南,为越南领导人提供中医医疗保健服务,取得良好效果。2020年,应柬埔寨卫生部的邀请,在世卫组织官员的指导下,我们将与世卫组织和柬埔寨合作,在大湄公河流域开展疟疾预防、控制和消除工作。

为了更好地开展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2019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向外交部申请了两个项目,分别是“草药惠蓝梅”和“中医针灸走进蓝梅”。

根据规划,“百草汇蓝梅”项目通过中医药领域的合作交流,引进中国中医药发展模式和经验,帮助蓝梅流域国家建立传统医药产业基地,逐步形成药用植物资源种植、研发、产业、市场、应用一体化发展模式,从而为当地人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中国中医科学院还派出专家开展种苗培育、人才培养、联合研究、信息交流、技术支持等多层次、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活动。建立专业人才队伍,引导和培训当地农民规范化种植药用植物。目前,泰国已建立中医药和中草药实验室、中草药药厂,双方正准备搭建新药筛选和研发合作平台。

中国中医科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重点开展澜沧江流域国家药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技术培训,包括传统医学理论、药用资源调查研究技术、药用资源培育技术、药用资源标本、药材样品和种质资源,以及药用资源可持续利用、传统医药产业发展等相关技术和方法;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宣传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理念,普及中药资源相关知识,促进技术和资源优势互补,提高兰梅流域各国的中药开发应用水平。

而“中医针灸进兰州-梅州”项目将中医针灸的相关技术和经验推广和传播到兰州-梅州流域国家,在兰州-梅州开展一系列的针灸教育、中医临床和科研以及民族传统医学政策研究,为促进这些国家人民的健康提供重要保障。一方面普及中医预防保健知识,造福澜沧江-湄公河地区人民;另一方面,根据兰州和湄公河国家的卫生需求,开展适宜的针灸等技术培训,加强六国医学研究机构间的合作。

该负责人表示,中国中医研究院将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开展中医药理论和技术培训,向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宣传中医对生命健康和养生的认识,普及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增进民众对中医针灸的了解,弘扬中医药文化和健康理念,提高澜沧江-湄公河地区民众健康教育水平。在针灸等适宜技术方面,开展教学研发,定制课件,邀请对方来华培训、实习,或派知名中医、针灸专家赴对方讲学、临床教学,为蓝梅国家培训针灸师。同时到对方医院和社区开展中医针灸科普工作,与当地高校合作,培训针灸教师,合作科研项目。此外,我们将在兰州-梅州召开针灸学术会议,开展技术培训和示范,签署合作协议,并在兰州-梅州开展民族传统医学政策研究。

山河相连,人心相通。在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人类发展带来巨大挑战的背景下,六国在传统医学领域的合作将为构建国家健康命运、保护六国人民健康发挥作用。(宋平张子萱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