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葵的药用价值

由于老鹳草对风湿病有显著疗效,民间常用的老鹳草软膏、老鹳草外敷膏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天竺葵天竺葵也可以用作花园地被植物。偏方用于治疗偏瘫。疏风活血,清热解毒。治疗风湿疼痛、挛缩麻木、痈肿、跌打损伤、肠炎、痢疾。

①《滇南草药》:祛除各种风引起的皮肤瘙痒。可用于治疗筋骨疼痛、痰火痿弱、手足拘挛、麻木、小便不利、膀胱积热、疮肿毒、痨热、风火、虫牙、粉刺、疔疮。

②《纲要》:祛风、通络活血、强筋骨、通络。治伤,关节痛,麻木,皮风,泡酒常饮。

③现代实用中医:止久痢,厚胃,调中焦,健脾。

④贵州民间验方及药物收集:可治跌打损伤、刀伤止血、止咳、益肺气。

⑤药理:清热解毒。治发热口渴,痈肿肿痛。抗生素作用

全草煎剂对人卡他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志贺菌、乙型链球菌、肺炎球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体外,其所含鞣质对其抗菌作用有一定影响,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株京科68-1和副流感病毒ⅰ型仙台株有明显抑制作用。本品中香叶醇对须癣毛癣菌和奥都因小孢子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39毫升/毫升。

抗病毒效果

全草煎剂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京科68-1株和副流感病毒ⅰ型仙台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鸡胚和血凝试验);叶和茎对前者的影响较强,而根的影响较弱。鞣酸对其抗病毒作用影响不大。鸡胚对流感病毒的筛选试验表明,老鹳草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止泻作用

日本产尼泊尔老鹳草水溶性提取物对家兔有一定的止泻作用。家兔空腹服用其煎剂或干浸膏,可抑制十二指肠和小肠的活动,促进盲肠的逆向蠕动,从而表现出止泻作用;但如果用量过大,可促进大肠蠕动,引起腹泻。所以它的作用和阿托品不同。止泻药的有效成分除了鞣质外,似乎还有能使肠黏膜尤其是大肠黏膜收敛的物质。

凝结

家兔口服水提取物可增加凝血,可能与鞣质(在肠内转化为没食子酸,再以碱盐形式吸收)有关。镇咳:11.6g/kg醇沉汤可缓解小鼠氨水引咳,7、20g/kg醇沉汤可缓解猫电刺激喉上神经引咳。

清痰

30、50g/kg醇沉水煎液对小鼠酚红排泄无祛痰作用。

杀虫作用

香叶醇具有驱除蛔虫的作用。

对胃肠道的影响

小剂量可抑制大鼠自发活动。Po对大鼠胃肠运动有抑制作用,而老鹳草对大肠运动影响不大。

利尿作用

低剂量po对大鼠有轻度利尿作用。治疗大疱性角膜炎

用老鹳草制成20%滴眼剂,滴眼剂为每小时65438±0次。同时用1%阿托品散瞳。临床观察发现盘状角膜炎和混合性角膜炎25例,显效15例,浅点状和树枝状角膜炎10例,显效6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2例。用药后可减少角膜基质的炎症浸润,加速愈合。

治疗肠道感染

1.用白花蛇舌草制成100%的汤剂,每次40毫升,每日服用2-3次;或用天竺葵2 ~ 3克,每日煎服1剂。治疗急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肠炎、阿米巴痢疾14例。结果治愈84例,好转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65438±0.22%。大多数患者服药后2 ~ 3天症状改善或消失。

2.用老鹳草1两次,水煎2次,分3次服用,4-6天为一疗程;治疗痢疾带菌者和慢性细菌性痢疾13例。一个疗程后大便复查阴性,症状消失恢复。治疗筋骨麻痹

天竺葵、筋骨草、舒筋草、炖服。(四川医药志)

治疗筋骨疼痛,活络祛风。

将鲜天竺葵洗净,100斤放入铜锅内,加水煎煮两次,过滤,然后将滤液浓缩至30斤左右,加入五两饮用酒,煮10分钟,最后加入6斤熟蜂蜜,拌匀,煮20分钟,待冷罐装。(老草草软膏,中医形状的经验鉴别方法)

治疗腰扭伤

老鹳草根50克,苏木25克,煎服,血余炭15克,每日1次,分2次服用。(内蒙古中草药新医法资料选登)

治疗急慢性肠炎和腹泻

乳牛30克,红枣4枚。煎浓汤,每日三次。(现代实用中医)

治疗肠炎和痢疾

将老鹳草50克、凤尾草50克煎成90毫升,每日三次,一至两剂。(浙江省中草药抗菌消炎经验交流会资料选登)

治疗妇女经期感冒,月经不调,经期发热,腹胀腰痛,不能怀孕。

五叶草25g,川芎10g,大蓟10g,白芷10g。水和酒各喝一分钟,一起炒,拿在床上,拿了以后避风。(滇南本草)

副作用

醇沉水煎液对小鼠的ld50为99.02±7.66g/kg。香叶醇对大鼠的半数致死量为4.8克/千克,对家兔的半数致死量为50毫克/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