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五星级图书馆(形势与政策论文)

今年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不同经济体宏观政策不断分化。首先,看看发达经济体。欧元区刚刚走出危机最糟糕的时期。2015年经济增长可能略好于2014年,但2015年欧元区债务恶化不会明显缓解,通缩仍将持续。在这种形势下,欧元区于1推出了欧版QE,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宏观政策上表现为”。再看日本,2014年4月消费税上调后,经济增长已经连续几个季度萎缩,2015年经济不会比2014年好。为了刺激经济,实现预期的通胀和增长目标,宏观政策上将继续实施超宽松的量化货币政策,这也表现为“放松”。在这次危机中,美国在发达经济体中表现突出,私人消费的上升,制造业的回归,失业率的下降都使得经济有所好转。但美国在2004年2011宣布退出QE,可能在2015年年中开启加息窗口。宏观政策总体趋势是“收缩”。发达经济体宏观政策的趋同和自由化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美国是全球超大型经济体,欧洲、日本等其他发达经济体放松带来的冲击不足以抵消美国宏观政策收缩给全球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看看新兴经济体。中国和印度是两个相对较好的新兴经济体。目前,为了应对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两个经济体相继采取了宽松的宏观政策。然而,阿根廷、委内瑞拉、巴西、俄罗斯等经济体在面临资本外流和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面临巨大压力。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也出现分化,给中国经济增长和宏观调控带来不同的挑战。总之,2015,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利有弊。去年以来,美元强势回归,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有利于降低中国进口大宗商品价格成本。例如,中国每年进口大约3亿吨石油。如果价格降低一半,我们将在进口原油方面节省大约1000亿美元。当然,这是一个理想状态,还有铜,黄金,铁矿石,大豆,棉花。然而,当世界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跌时,必然会引发新一轮的世界性通货紧缩。一旦通货紧缩,国际市场需求将进一步萎缩,这将对我国产品出口形成严重的需求约束。而且在国际资本回流美国的形势下,除美国外,全球有20多个国家开始对竞争性货币贬值,使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对稳定,对其他货币大幅升值。这严重抑制了中国的出口,给中国当前的经济带来了冲击。国内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有利有弊。一、从利好方面看,有以下四个方面可以支撑2015年的经济增长。1.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可以释放一些体制改革的红利,促进经济增长。比如党的三中全会提出了336项改革措施,四中全会提出了190项改革措施,加在一起526项改革,每年分解80多项。如果2015年改革任务如期完成,对经济增长肯定会起到积极作用。再比如,行政审批权限的取消和下放、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新型城镇化试点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尤其是各项改革试点的推进所产生的示范效应,都将为经济发展释放红利。第二,从经济结构调整中挖掘增长潜力有利于经济增长。这个政府积极推动发展模式的创新,通过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的调整,把城乡、产业、区域串联起来,也就是串联起来发展经济。提出产业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建设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创新思维。连接产业、区域、城乡发展可以产生联动效应,会带来1+1 >:2的效应。第一,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解决3亿人口问题。一是1亿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促进他们在城镇定居,解决他们长期悬在空中的问题,这将产生数万亿的GDP第二,一亿人的棚户区改造,会推动一亿人居住的城市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也会产生上万亿的GDP第三,中西部城镇化就近1亿元,大规模“候鸟”迁徙问题逐步减少。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国家于2014至2017在北京、江苏、安徽、浙江等省市选择62个城市(镇)开展试点,随后在全国推广。如果试点成功推广,经济会增长很多,这种增长是健康的。第二,建设长江经济带,今年要开好头。建设长江经济带,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建设长江经济带沿线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体系,黄金水道体系,高效的铁路体系,便捷的公路体系,发达的航空体系,油气能源管网体系,便捷的城市交通体系,这些都需要巨大的投入。二是沿长江经济带培育若干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下游城市群将上海与周边城市有机连接;中游以武汉和长株潭为中心的城市群,将周边中小城市相互连接起来;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上游城市群,这些城市群形成后,会有一个更有效的城市经济发展圈。第三,沿长江经济带建设产业集群,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汽车制造、新能源、信息、生物等产业集群的发展必将促进这一地区的快速发展。第三,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把北京和天津与周边城市连接起来,也就是协同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通信、水电网络管理设施、产业发展、生态建设都是互联互通的,也能带来经济增长的联动效应。第三,实施新的“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是指在向西的陆地上建设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可称为“丝绸之路”。依托国际走廊,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建设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实现欧亚一体化;建设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简称“海斯”,以重点港口为节点,从海上开辟贸易通道,加强与周边亚欧非的经济联系,构建畅通、安全、高效的运输走廊。近期将重点建设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实现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形成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视野和新战略。这将给中国带来一个新世界。中国将从过去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出口有资本和技术的产品,这是一种战略转型。如果做得好,会把中国带到一个新时代。比如建一个AIIB,中国出资500亿美元,英、法、德、意、澳、韩等50多个国家愿意成为创始成员国。此外,中国还成立了丝路基金,注资400亿美元。这些将对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第四,今年中央政府将继续加强微刺激的宏观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加强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效率。2014以来,国内很多措施都是定向调控和结构性调控。比如,9月30日,二套房房贷政策放宽,70个城市中有66个城市相继取消商品住房限购;65438+10月至165438+10月,国家批复铁路、机场建设项目30个,总额超过9000亿元,UHV、港口项目投资超过万亿元;另外,165438+10月22日降息,65438+2月28日央行378号文件接受同业存款。今年2月5日,RRR全面降息,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资金约9000亿元,3月1日再次下调存贷款利率。总的来说,以上四个因素对中国经济有帮助,使今年中国经济保持在预期区间。但有几大因素会对中国经济增长构成较大的下行压力。第一,长期因素。中国经济经历了周期性的下行,从高位向中层下行似乎是一种趋势。从总量上看,经济增长将从高速转向中高速;从结构上看,中国要像过去那样依靠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的投资规模已经达到51万亿,63.64万亿GDP中还有这么大的投资规模,扩大投资规模会受到空间的限制。还有就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制造业规模增长过大,持续刺激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增长,也受到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强烈制约。由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过剩,新兴产业增长缓慢,结构调整将面临剧烈阵痛。在调整的过程中,传统产业必须先被淘汰或转移,这样会冲击到以这个产业为生的人,而其他人会从创新中受益。所以在这个产业转型的阶段,新兴产业的成长壮大必然是以一些传统产业的淘汰为代价的,比如网络销售,这些产业给传统商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第二,消费增长缓慢。中国需求结构的转变传来了好消息,消费占GDP的比重略有上升,投资比重有下降的迹象。然而,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相比,中国的投资占GDP的比重明显较高,而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非常低。我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三公”消费被压缩后,私人消费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导致消费总量增长缓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投资能不能再增加,而是在需求结构的转换中,消费能不能正常上升。三是淘汰落后产能后,接续产业增长缓慢,导致经济增长乏力。从生产投入来看,传统产业淘汰或转移时,新兴产业增长缓慢,传统产业转型滞后,导致经济增速下降。落后产能污染,坏GDP。当这些产业被淘汰后,绿色和有质量的GDP就上不来了,最后经济增长肯定会下降。因为淘汰落后产能是快变量,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的成长是慢变量,速度和速度之间必然有差距。在空档期缺乏连续产业的情况下,工业投资的增长必然下降,经济增长不会太快。对策建议基于以上因素,当前和未来的形势判断是总供给和总需求不平衡,主要是总需求在缓慢上升,解决需求不足仍是未来的主要任务。未来,在政府的微刺激和投资下,基础设施的公共投资将有所改善,但制造业和房地产的投资几乎不会明显反弹,消费将继续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出口增长将继续低速,经济增长仍将面临相当大的压力。估计年增长率会低于2014。为了稳定增长,防止经济增长过快偏离预期目标,中国未来的宏观政策方向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适度从紧,加强微刺激,加大定向调控和结构调控力度。未来三个季度,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一方面投入新型城镇化和三大战略部署,另一方面投入刺激和改善消费端,投入公共服务。同时,也要从财政中拨出相当一部分财力,继续加大对中低收入者特别是贫困人口的救助力度,解决好这些人的住房、就业、就学、就医、养老等基本需求。此外,财税政策要在减法上做文章,比如降低部分日用工业品的消费税,增加家电甚至家具更新补贴,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二是实施中性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大发挥货币政策的威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运用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增加货币信贷供给,从制度和政策两方面增加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的信贷规模,解决其融资难、贵的问题。一方面,可以继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适度增加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另一方面,可以继续放宽金融市场准入门槛,允许和支持社会资本依法设立民营金融机构,从制度上扩大金融供给。三是加快改革实施,选择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快社会结构转型的制度改革进行优先和重点推进,如财税制度、金融制度、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户籍制度、行政审批权限、垄断行业限制、土地、矿产和能源资源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