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芡实?
如何阅读《芡实:qià nshí》?
芡实,中药名。它是睡莲科植物芡实的干燥成熟种仁。分布于黑龙江至云南、广东等地。具有补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功效。常用于遗精、遗精、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别名:鸡头饭、蛋凌、鸡麻痹、鸡头果、雁喙果、鸡头、雁头、乌头、红头、水柳黄、水鸡头、莲莲蓬、芡实、鸡头果、苏黄、黄石。
加工:收集加工。秋末冬初收获成熟果实,去皮,取出种子,洗净,去掉硬壳(外果皮),晒干。加工方法:麸炒芡实:取干净的芡实,炒至微黄。本品形似芡实,表面黄色或微黄色。味道清淡,略带酸味。
生理特性: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植物。沉水叶箭头形或椭圆形肾形,长4-10 cm,两面无刺;叶柄无刺;浮叶革质,椭圆形肾形至圆形,直径10-130 cm,盾形,有或无弯曲,全缘,下部略带紫色,短柔毛,两侧叶脉分枝有尖刺。
叶柄和花梗粗壮,长达25厘米,均有坚硬的刺。花长约5厘米;萼片披针形,长1-1.5厘米,内紫色,外有微弯的刺;花瓣长圆形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5-2厘米,紫红色,多轮排列,向内逐渐变成雄蕊。
无花柱,红色柱头,凹柱头花盘。浆果呈球形,直径3-5厘米,污紫色,外面有密密的刺;种子呈球形,直径10 mm,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据《本草百种录》:“鸡头固、甘、淡,为脾肾之药。脾恶湿,肾恶燥。如果鸡头清淡甘甜,不伤湿,但黏涩,不伤燥。所有补脾肾的药往往都是相反的,而这个是互补的,所以特别贵。”
据《本草求真》:“芡实如何补脾,如此甘;芡实如何补肾,是因为它的涩味。唯其味甘,补脾,故可利湿,而腹泻腹痛可治;但其涩味强肾,故能憋气,忍不住治通淋、带下、小便。
技巧和山药差不多,但是山药的阴气太强,它的涩味比山药多;而山药也补肺阴,芡实止于脾肾,不及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