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林业扶贫实施方案

四川省林业扶贫实施方案

下面是四川省林业扶贫实施方案,看看他们有什么具体措施!

四川新闻网成都65438+2月7日讯(记者刘)65438+2月7日,四川省林业厅印发《四川省林业扶贫实施方案(2015-2020)》(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实施范围覆盖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川西藏区、凉山彝族地区(以下简称四大区)88个贫困县。规划中的扶贫目标提到,到2020年,四大片区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700元,其中重点贫困村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200元。

关键词:发展生态林业促进扶贫

生态建设五年农民增收21.8亿元。

《方案》指出,要以生态林业建设促进脱贫攻坚。通过生态建设,农民收入21.8亿元,人均收入80元。具体来说,一是通过生态工程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新一轮建设公益林654.38+0.8万亩,退耕还林654.38+0.8万亩,改造低效人工商品林654.38+0.8万亩,培育中幼林250万亩,治理石漠化土地846平方公里、沙化土地654.38+0.2万亩,实施干旱半干旱生态综合治理654.38+0.2万亩

此外,通过政策补贴增加农民收入。抓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集体和个人所有公益林和湿地管护,落实退耕还林政策性补贴政策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扩大湿地生态补偿范围,直接惠及更多农牧民。此外,通过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国有林场、森工企业、自然保护区等国有基层林业单位雇佣当地贫困农户巡山管护,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关键词:发展林业产业促进扶贫

培育558万亩经济林基地,促进农民增加林业收入

《方案》中提到,88个县的农民通过发展林业产业获得收入445亿元,人均收入1.620元,其中重点贫困村农民收入50亿元,人均收入21.20元。据四川省林业厅副厅长宾军义介绍,为扩大林业产业基地规模,要在81贫困县的6180个贫困村新培育现代林业产业基地558万亩,其中,木竹原料林118000亩,核桃31000亩,花椒50万亩。

发展林业产业的第二件事是加强林业生态资源的利用。要科学利用彩林、红叶、花卉、森林景观、湿地景观等生态资源和珍稀植物资源,推动生态旅游、森林健康成为贫困县绿色增长、农民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分批推出森林公园,大力吸引社会投资,发挥森林公园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加强林业科技促进扶贫

培养1万名林业土壤专家,培育1万个林业科技示范户。

林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以推广技术成果、解决技术难题、提高技术能力为重点,加强林业科技培训和成果示范,更优质高效推进林业扶贫。一是开展科技帮扶行动。根据贫困户的科技需求,组织林业专家、技术员和当地土壤专家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示范服务。二是开展技术培训行动。组织100名林业专家、1000名林业科技人员,共同为贫困地区培养1万名林业人才?一亿?科技服务专题,培养10000林业土壤专家(技术人才)。

此外,开展科技推广示范行动。以科技项目为载体,分区域建设林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新标准、新模式的科技示范点,以科技效益带动贫困地区广大群众走出一条林业发展新路子。推广100项新成果、新技术、新模式,形成100个可推广示范的科技普及示范模式;建设林业科技示范村100个,林业科技示范点200个,培育林业科技示范户1000户,建设林业科技示范基地65438+万亩。

关键词:深化林业改革推进扶贫

推广新型林权抵押贷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方案》提到,要以深化林业改革促进扶贫,以促进农民有效集聚发展要素和加快利用林业生态资源为重点,以深化林业改革为重点,增强林业扶贫工作的动力和活力。首先,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盘活森林和林地资源为核心,优化林权流转服务,促进森林资源有序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完善配套政策,推广经济林(果)证、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和村级农民互助担保合作社?两证一社?新林权抵押贷款改革将平滑林农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融资渠道。据四川省林业厅副厅长宾军义介绍,今年开展的经济林(果)权证改革试点,有效解决了农民种植经济林的贷款问题。?过去,农民在非林地种植树木时,他们不能向银行申请贷款,因为树木没有所有权证书。这项政策实施后,树木与土地分离,树木获得了林权证,农民可以凭证申请贷款。?

此外,推进项目资产收益扶贫改革。探索构建以森林资源资产收益为基础的新型扶贫模式,将财政资金投入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合作社形成的森林资源资产量化到贫困户,或将财政资金投入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合作社形成的森林资产,经组织成员同意后划出一部分,以优先股形式量化到贫困户。股票保证收益和分红?。

关键词:完善林业政策促进扶贫

开展国家三级公益林利用试点拓宽生态经济产业发展空间

完善资源使用政策。开展国家三级公益林利用试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拓宽农民发展生态经济产业的空间,实现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相结合。对四连片贫困地区符合国家政策需要征用占用林地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要优先保证供应。取消竹林限额采伐、凭证采伐和凭证运输,实行联合采伐和采伐权公开拍卖,落实人工商品林重点区域森林采伐指标进村入户便利政策。

同时,完善农民直接参与的政策。优化工程组织形式和实施方式,允许在集体林地上实施的重点林业工程由村集体农户组织自建。支持林业单位通过竞争性谈判购买服务项目,交给专业合作社或村集体组织的农户。调整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政策,将成员50人、成立1年的贫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财政支持范围。优化财政补助项目实施模式,降低准入门槛,惠及更多贫困人口。

关键词:改善基础设施促进扶贫

新建林道(作业道路)5000公里,微灌用水400万立方米。

《方案》指出,以基本建立适合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的支撑保障条件为目标,加快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林业扶贫能力和水平。一是实施森林公路通达行动。加强国有林区断头路建设、主要景区(点)道路通达能力和林业产业基地工作道路建设,新建林道(工作道路)5000公里,改善生态旅游环境,促进林业产业基地集约化经营。

二是实施林业微水工程建设。在集中连片的木本粮油基地和其他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400万立方米微型灌溉用水,基本保证林业产业基地的灌溉需求。三是搭建集体林权交易平台。支持拥有大宗商品林的县(区)集体和个人,建设集信息发布、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网上融资等功能于一体的集体林权交易平台,提高林农处置林地资产的效率。四是加强林木良种建设。

新闻链接:?四大领域?林业扶贫的基本条件

四大区有森林1.91.00亿亩,自然湿地2237万亩,分别占全省的73.3%和89.5%。建成林业自然保护区98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49个,湿地公园24个,分别占全省的79.7%、52.1%、61.5%。四大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生态问题突出。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肩负着构建国家生态安全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使命。

四大区建成林业产业基地56.5万亩,其中现代林业产业基地1.042万亩,农民人均林业产业基地面积1.77亩,是全区人均耕地面积的2.98倍。林下建有中药材基地52万亩,林禽、林畜、特色养殖规模分别达到621万头、65万头、37万头。2014年林业总产值845.9亿元,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1060元。

总的来看,四区林业产业基础较好,但由于管理水平低、深加工不够、产品开发不足、发展机制不灵活等因素,林业发展的潜力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四区适宜林地资源丰富,物种资源丰富,生态景观独特,林下空间广阔,林业发展潜力巨大,担负着为广大农民拓展创业就业渠道,激发农民增收致富?大梁?重任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