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采收需要注意什么?
黄芩又名山茶根、茶花根,为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状茎粗,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于茎和枝上,花冠紫色、紫红色至蓝色,花丝扁平,花柱细长,花盘环状,子房褐色,小坚果卵圆形,花期7-9月。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黄芩的采收加工。
1.种子收获
田田在种子2-3岁的时候收集种子。一般8-9月份种子成熟,分阶段收获种子,防止自然落种。
2.商品收获
(1)采收期:栽培黄芩3年达到产量峰值,9月达到品质峰值,有效成分含量高。因此,三年开始采收为宜,最佳开始采收时期为9月中下旬。
(2)收货方式:生产中常采用机械收货或人工收货。采收时要深挖清理,清理残留的茎秆和泥土。产地加工收集后,运回晾晒场,防止晾晒时淋雨。晾干至90%干燥度时,用滚筒式剥皮机剥皮,转速21-24转/分钟,15分钟,剥皮1次,使根皮基本干净,然后继续晾干。
市场前景黄芩应用历史悠久,社会需求日益增加。除了中药配方、中成药原料和出口外,以黄芩为主要原料的双黄连粉针剂和口服液出口量与日俱增,国际市场前景看好,所需原料也将与日俱增。黄芩人工栽培前景广阔,发展前景越来越好。
黄芩的采集与加工:分株繁殖、种子直接播种的植株在播种后第二年至第三年采挖,栽植和扦插的在移栽后第二年早春发芽前,或5438+10月中上旬茎叶枯萎后栽植。生长3年后采收的药材品质和产量最好。由于黄芩主根深而长,采收时要深挖,全根小心挖,以免伤根断根。然后,去掉残留的茎,当它们半干时,放入洗衣篮中,敲掉旧皮,使根部变成褐色。然后,彻底晾干,把老皮砸碎,使之光滑黄白。但在干燥时,避免过度暴晒,否则根部会发红;同时要防雨洗,否则根部见水就会变绿变黑,影响品质。一般667 m2干种子为150 ~ 280kg;无性扦插繁殖一般产300 ~ 380公斤,高产400公斤以上。干燥率为35%(2岁)~ 40% (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