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甲鱼腐烂?

龟腐皮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感染了病原生物的白点病、白斑病、颈腐病、脚腐病、白眼病、灰指甲、疖病、严重灰指甲、穿孔病等。

(1)甲鱼腐皮病的病因及症状①病因:甲鱼腐皮病的主要原因是运输、放养、分养中操作不当,养殖密度过高,养殖水体恶化或寄生虫入侵等原因,导致甲鱼体表感染病原菌而发病。致病病原体主要是真菌,如毛霉、水霉菌、粘菌和粘菌,以及细菌,如嗜水气单胞菌、假单胞菌和华氏菌。龟腐皮病是目前最常见、最常见的头痛病。如果发病初期不及时治疗,不仅死亡率高,即使不死也会影响生长和产品质量。

②主要症状:真菌引起的腐皮病主要侵袭甲鱼的稚、苗、种阶段。在水下观察体表的裙边和颈部时,可见白色絮状斑块。但大部分甲鱼在春秋池里生病时,身体的颈部和腿部都能看到白色或灰白色的羊群。上述甲鱼刚开始行动缓慢,但还能吃。出现严重病例后,他们停止进食。它们有的漂浮在池塘的水面上,有的一动不动地躺在食物桌上。他们中的大多数最终死于其他疾病。

细菌性腐皮病甲鱼的体表、爪子、头颈、尾部有大量黄白色渗出物,部分可见红眼、眼白、鼻白。发育期的病鳖多为烂脖子、烂脚、烂指甲、烂尾巴、体背生疮等。严重者身体背部被烂指甲打穿,直接感染肺部。有的脖子红,爪子脱落,尾巴腐烂。患病的甲鱼大多食欲不振,行动缓慢,在食台上爬行严重,不久死亡。解剖显示,肝肿大呈脆性大理石状,大多伴有腹水症状。(2)甲鱼腐皮病的预防①放养前,用干生石灰清理池塘,每亩200公斤。

(2)甲鱼规格50g以下,放养前用1%盐水浸泡5分钟;如超过50g,用2%盐水浸泡5分钟或用聚维酮碘浸泡,按产品说明消毒。

③放养后两天,每立方米水15g中药煮沸后喷洒;放养后10天,然后1次。繁殖期每15 ~ 20天泼1次。中药配方为五倍子40%、黄芩20%、金钱松30%、乌梅10%。

④繁殖期,每10天投喂一次中药粉剂,共6天,剂量为当天干饲料的5%。配方为黄芩35%,甘草20%,马齿苋20%,山楂10%,三七15%。加入前浸泡3小时。

⑤调节养殖水温。因为真菌生长的最适水温为18 ~ 26℃,在工厂化养殖环境中可以将水温调节到28℃以上,既有利于甲鱼主动进食,又能抑制真菌的生长。

⑥在日光温室和野生池塘放养前,池塘水应适度施肥,使水的透明度不高于20cm。因为真菌在清澈的池水中容易生长,所以也可以通过调节肥料池水来控制真菌的生长。提倡甲鱼鱼苗去肥水池塘,也是为了防止真菌病的发生。

⑦生产操作要避免甲鱼的皮肤损伤,最好全程带水操作。引入和运输时,装载应平放,单层放置,不得堆放。

⑧定期对池水进行消毒,减少养殖水中的病原生物数量,及时杀灭寄生虫。

⑨合理放养密度,适时调整饲养密度。

⑩要搞好水生环境,室内养殖除了用吸污器去污外,还应通过泼洒生石灰进行调节。在室外养殖的情况下,除了泼洒生石灰外,有条件的要定期更换淡水。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最好每2 ~ 5天更换1次淡水。(3)甲鱼腐皮病的处理如果确认是真菌引起的,可以将池水全部更换,然后注入30 cm的淡水,再用高锰酸钾喷洒每立方米水50克,30分钟后再注入水到标准水位。如果是细菌性的,可以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聚维酮碘。